西洋哲学史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是指奴隶社会的哲学,更清楚一点说,就是奴隶主的哲学。在奴隶社会,奴隶所处的悲惨地位,是不能够在自己的阶级里产生哲学的,有个别的哲学家反对奴隶制度,同情奴隶,这些是有的,但真正的奴隶哲学是没有的。奴隶只有他自己的宗教,在暴动的时候,代表他的思想,奴隶要自由,要回到原始公社去,但系统的哲学思想是没有的。那个时候系统的哲学是奴隶主阶级不同派别的思想、是进步的奴隶主阶级和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有些哲学代表反动的奴隶主阶级。 希腊奴隶社会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按照阶级的划分来看,希腊奴隶社会首先是分为奴隶和自由民两个阶级,凡是不叫奴隶的就是自由民。自由民里面又有阶级,有富的自由民和穷的自由民。富的自由民就是真正的奴隶主,他们是使用奴隶的;穷的自由民就不一定是奴隶主,他们有许多是从事手工业,但他们也不是奴隶,身分是自由的,他们也使用不起奴隶。富的自由民与穷的自由民之间有斗争。奴隶主主要压迫奴隶,同时也压迫穷的自由民。在希腊的统治阶级里,就是富有的自由民。 但是,在富有的自由民中间,又有不同的集团,有贵族的奴隶主集团,他们是接近原始公社没落的时候发生的。他们在原始公社里面地位就很高,当原始公社解体以后,他们就变成奴隶主。他们的财产主要是土地,大批的土地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怎样掌握了土地呢?原始公社土地是公有的,但原始公社垮台以后,有些酋长富起来了,一般社员贫穷了,他们要向这些酋长借债,以后还不起,就把自己的土地让给人家,本人也做了他们的奴隶,就这样逐渐地把氏族成员变为自己的奴隶。这就是希腊社会最初产生的奴隶主,也是带有反动性质的奴隶主,主张专制制度的奴隶主。 后来,希腊社会里又产生了第二个奴隶主的集团。这个集团是工商业奴隶主集团,他们的财产主要不是土地,他们主要是做生意,最初是从事商业,发财以后,又组织了一些奴隶从事工业(手工业),通过工商业发财了,这些奴隶主是后来出现的。他们与贵族奴隶主有矛盾。贵族奴隶主用特权来限制工商业奴隶主的发展,不让工商业奴隶主有平等的地位,因此工商业奴隶主就起来反对贵族,他们反对贵族奴隶主的时候,是利用受贵族压迫的自由民。他向奴隶们号召,反对奴隶主,收回土地,反对奴隶制度,这样,他们就有了群众,工商业奴隶主把贵族奴隶主打倒以后,他们就变成统治者,建立了一种民主制度。为什么他们搞民主制度呢,因为他们原来依靠受压迫的自由民得到了胜利,所以他们不能够不用民主制度来团结一部分自由民,希腊奴隶社会就是这样曾经出现过民主制度。这种民主制度是奴隶主的民主制度,当时也有议会,参加议会的主要是奴隶主,有一小部分是自由民,所以民主制度主要是有限的民主,时间也不长,以后贵族奴隶主又起来复辟。希腊的奴隶社会大体上就是这样。这就是希腊产生哲学的背景,我们了解了这些背景以后,就可以了解哲学的派别。 最初出现的唯物论哲学,叫米利都学派。时间大致是在纪元前六世纪。米利都是在希腊以外的地方,大约是在巴勒斯坦,叙利亚这些地方,它是希腊做生意的地方,当时希腊还是贵族奴隶主统治,因为工商业已经发展了,工商业奴隶主集中在这一带,因此也就产生了唯物论的哲学,最早的哲学就是唯物论。我们中国也是一样,一开始也是唯物论,当然中国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有人说,老子的思想就是最早的唯物论思想。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还拜访他。 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米利都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有三个人: 第一个人,就是泰利斯。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科学家,不是政治家,也是一个大商人,他是当时最有学问、最有科学知识的人。他的科学知识高深到什么程度呢?在当时(二千五百年以前),他就能够预见日蚀,能够提出某月某天某时,太阳要被月亮遮住,而且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他的思想大体上是这样的,在哲学上主张世界万物的根源是水,一切都是从水产生的。他这个主张,我们现在看起来是荒谬的,但在当时来讲,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因为他这个思想,跟宗教的世界观表现了尖锐的对立,宗教世界观的根源是神,而泰利斯认为世界是水,这就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当然他认识上还是模糊的,可是在当时来说是唯物的,革命的,同时也是辩证法的,因为他把水看成是能变为一切,把世界看成是变化的。 第二个人,就是阿那克西曼德。他的哲学观点基本上与泰利斯是一样的,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些分歧。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根源不是水,他认为世界的根源是一种无定型的物质,由这种无定型的物质,变为世界上的一切。无定型变为有定型的世界万物。为什么无定型的物质会变为世界万物呢?他认为无定型的物质里面产生一种冷与热的矛盾,有一部分冷了,有一部分热了,这样就出现了空气、水、土。世界的矛盾就是冷热的矛盾。这就是他的认识。 第三个人,阿那克西米尼。这个人又有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的根源是气。他为什么这样主张呢?因为他反对阿那克西曼德的说法,他说无定型的东西太抽象了,这种说法不能使人信服,所以,他讲的比较具体一点,他说气虽然也是无定型的,可是气能够说明问题。 以上这几个哲学家,就是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是大同小异,性质是唯物论,也有辩证法的因素。他们反对原始宗教,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万物的根源,因此他认为神也是空气变成的,他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他是用唯物论来解释它,因此也就反对了有神论。 这些人在政治上都是反对贵族奴隶主的,主张民主制度,主张国家应该有议会,由多数人来发表意见。这就是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米利都派。 除了米利都派以外,在希腊哲学史上,产生了一个朴素辩证法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列宁、斯大林的书上引过他的名字,这个人可以说是希腊最大的辩证法哲学家,他的出身是贵族,而且在政治上也是拥护贵族的,他自己就是被工商业奴隶主打倒了的,他失掉了特权。他认为世界的一切是变化的,他就根据这个道理创造了一套辩证法。所以他的思想与他的政治立场是矛盾的,实际上他的哲学是为进步阶级服务的。他的出身和他的政治立场与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他的哲学与民主派是一致的,与贵族派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后来贵族的哲学家就起来反对他。在他的哲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话,他把辩证法公式化了。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曾经引用过他的话。他说:“万物统一的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所创造的。”他认为世界永远是活生生的火,是有规律地燃烧着、有规律地熄灭。这些话除了火是荒谬的以外,其他都是很好的辩证法思想,承认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它本身就是统一,它永远是按着规律燃烧,按着规律熄灭,列宁对这样的话很赞成。他还有一些有名的话,如“一切皆流,一切皆变”。这样的话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在古代来讲,这是第一次提出的。他为了说明一切都是变化与流动的原理,他曾经说过一个比喻,他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里去。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你第二次走的时候,河里的水已经流过去了。我们平常过黄河,总认为黄河的水是一样的,其实今年的黄河水与去年的黄河水已经不同了,因为黄河里的水永远流着的。他还有一个学生,把这句话讲的更清楚了,他说:人不能一次走到同一条河里去,因为你在河里走的时候,水已经流过去了。这种说法是太极端了。赫拉克利特对矛盾也是很看重的,认为矛盾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他也有一些很有名的话,他说:我们是活的,同时也是死的,我们是强壮的,同时又是衰老的。这个道理有点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讲的,恩格斯说生与死分不开的,生的过程同时也是死的过程。因为生命有细胞,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无时不在毁灭着,又在不断生长着。他很强调对立是发展的原因,不仅提出对立,而且提出斗争是发展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也有一句话,他说:万物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他把战争的意义看得很重要,斗争最高的表现就是战争,他说:战争是万物之父和万物之王。因为战争使某人变成神,使另一个人变成人,它使某个人成为奴隶,又使另个人成为自由民。这些话都是很好的,说明了他的思想正确地反映了阶级斗争。这一些就是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现。这些话在今天的许多著作里还常常碰到。 我们中国的古代哲学,老子的哲学,可以说辩证法是最多的,他也主张一切都是变化的。他有这样的话:“动而愈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愈动愈产生新的东西。老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自然”、“变化”的思想上,这是中国唯物论的名词。老子认为一切东西都是自然的,他有这样的话,“道法自然”。所谓道,就是规律的意思,这就说明自然的发展规律是自然而然的,“道法自然”就是物质本身的规律。“无为”就不是神与人创造了自然。老子的哲学也非常重视矛盾的重要性,他有这样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反面的东西是推动规律发展的一种动力,反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发展。 在外国的哲学里面,古代辩证法思想最多的就是赫拉克利特,在中国就是老子了,因为他们规定了很多原则与公式,这些都是很对的。尽管他们有些原则规定的很好,但一些具体内容还是模糊的,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火在变,所以他的唯物论还是朴素的。 以上所讲的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代表人物,这一些思想的发生,并不是和平发生的,是与宗教唯心论进行斗争发生的。社会上发生了唯物论以后,跟着唯心论就来了。进步阶级打着唯物论的旗帜,所以唯物论在希腊产生不久,就产生了唯心论的派别。最初唯心论派的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虽然他们时间上比较晚,但他是反对唯物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什么派别呢?毕达哥拉斯是一个贵族集团的领袖,他在意大利曾经组织过“毕达哥拉斯联盟”,他有很多学生。这一学派是与宗教相结合的。这个联盟的人都参加过宗教,都要敬神。他的哲学是为宗教服务的,在政治上是为贵族服务的。 这一学派的特点,主张把抽象的数目当成世界的本源,认为世界的起源不是物质,他是历史上第一次用抽象原则来说明世界,他把精神摆在第一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数学观念创造的。他用一些牵强附会的办法,认为一、二、三、四这四个数目是最重要的数目,同时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四个数目创造的,也就是认为一、二、三、四是世界的根源。他怎样来讲这个道理呢?他说世界上的万物无非就是:点、线、面、体的组成。譬如这一根粉笔,就是一条线,板子就是面,人体就是体。一切东西不超出点、线、面、体的范围。世界上的一切万物就是点、线的联系,随便找一些东西,不是点,就是线,或者是面或体,点、线、面、体,就是由一、二、三、四来决定的。因此一切都是一、二、三、四创造的。他把任何东西都抽象化了,是最明显的公式主义,教条主义。我们现在看起来好像很荒谬,但古代的人看起来还很相信。这个学派因为要与唯物论作斗争。它也研究了一些学问,它集中地研究了数学,所以它也不是对科学一点贡献没有。我们现在学的数学,有一些定理还是毕达哥拉斯发明的。大家都知道,直角三角形,有勾、股、弦,勾的平方加股的平方,恰恰等于弦的平方,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的定理。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它总是要利用一个武器。所以列宁反对的马赫经验批判论,它也是利用了自然科学,不然它就站不住脚。马赫本人是物理学家,他的物理学著作,是很有价值的,这一部分很有创造,他在自然科学方面很有成就。但是马赫主义就利用了这一点为资产阶级服务。所以我们要注意一点,我们和唯心论作斗争的时候,不能够太轻视它,因为唯心论还有一些科学的东西,我们就不能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如果这样,那我们就会吃亏,承认它科学的一方面,就要证明它对科学的曲解。譬如对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承认他有一些贡献,并不等于高抬他,相反地更证明他的哲学是唯心论的。承认马赫对物理学有研究,正说明他的哲学与科学是矛盾的。任何一种唯心论,差不多都要利用当时科学上的成就。否则就站不住脚。 现在再讲一讲爱利亚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有三个人,有色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后面两个人原来是“毕达哥拉斯联盟”的参加者,他们在政治上都是拥护贵族反对民主的,特别是芝诺曾经组织过反对民主制度的暴动,后来被判处了死刑。这一些在政治上是反动派,在哲学上也发展了唯心论的理论,他们的思想是怎样的呢? 第一个人,色诺芬尼。他的著作留下来的太少,他认为世界就是神,神是唯一的,是不动不变的,他这个思想叫“泛神论”,不是认为神在世界以外,世界本身就是神,而且是永久不变的,这就是否认变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第二个人,巴门尼德。他也有一套理论证明世界是不变的。这一套理论也很特别,就是一套在文字上钻牛角尖的怪论。他怎样证明世界是不变的呢?他用一个概念来说明,用“存在”或者叫“有”来兜圈子。他说世界就是“存在”,既然承认存在,就要承认它是不变的,而且是唯一的,是不可分的。我们既然承认它是存在,就不能又说它不存在。因此存在是唯一的,除存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存在绝不会变为非存在,如果不是这样,逻辑上就自相矛盾。他就是在这样的空洞概念里兜圈子。 第三个人,芝诺。他进一步证明世界不变的道理,他有许多有名的辩论,他的辩论就是反驳运动的思想。比如说“飞矢不动”,先假定有运动,后证明这个运动是不能够成立的。因为这个箭从这个地方射到另外一个地方,任何一瞬间箭都是停留在每一点上,无数瞬间的总和证明这个箭还是没有动。这就是希腊唯心论者反驳运动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是怎样产生的呢?他想要指出运动是矛盾的,因此他就不承认运动,这就是形而上学形态的一种逻辑。他这个辩论在哲学史上是很有名的,后来讲辩证法的人反对他,认为运动能够成立,运动就是矛盾,所以,矛盾是事实,矛盾能够成立。运动是什么呢?就是箭从这里到那里,在每一点上停留,同时又不停留。恩格斯讲运动就是矛盾,斯大林引过恩格斯运动就是矛盾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运动在某一点停留,同时又不在某一点上停留,运动是事实,所以矛盾也就是事实。 以上所讲的爱利亚学派形而上学唯心论,他们用一些钻牛角尖的道理说明问题,企图用唯心论形而上学的理论来证明世界的变化是假的,使贵族奴隶主成为世界上永久的统治者。这就是唯心论学派的政治企图。 这是最早的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倾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唯心论的体系。 以上所讲的,就是希腊最初的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哲学斗争。 昨天所讲的,可以说是古代时期最早的哲学。这个时候辩证唯物论思想开始出现了,同时形而上学的唯心论倾向也开始出现了,并且开始与唯物辩证法作斗争。但是这一些哲学派别都是比较幼稚的。恩格斯所指的古代哲学家,主要是指的这一时期有辩证法思想的一些人,并不是说古代的哲学都是辩证法。 我们昨天所讲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倾向,不是很显著的,不是很有系统的,比如爱利亚学派反对运动,他们想指出矛盾来否认运动,但恰恰矛盾就是运动。运动由第一点到第二点,只是在每一点上停留一下,他们想用这种理由来反对运动,但恰恰证明了这个运动,在每一点上停留,同时又不在某一点上停留。所以是合乎事实的,这种倾向都是自己有矛盾的,自己是站不住脚跟的。在爱利亚学派以及其它学派以后,又产生了比较新的学派,今天主要就讲以后唯物论进一步发展的情况。 古代唯物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派人有三个代表:阿那萨戈拉、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最后一个是古代最大的唯物论者,昨天讲的赫拉克利特,他是古代最大的辩证法哲学家。这一派哲学,代表当时希腊民主派的哲学。这一派哲学是纪元前四、五世纪产生的,当时正是希腊民主制度发展到繁荣的时期。如果有人读过西洋哲学史,就可以知道希腊有一个伯里克利时代,当时是这个人当政,他是希腊民主政府的执政官。在他执政的时候,希腊的自由思想很开展,在议会里面可以自由展开争论,甚至于在街道上可以大骂伯里克利,当他由办公地点回家的时候,后边就有一些人跟着骂他,他自己也不在乎,他的政权也是很稳定的。当时是希腊的“黄金”时代,正是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这些哲学家。这些哲学家—阿那萨戈拉、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都是伯里克利很好的朋友。这些人的哲学比较最初泰勒斯的哲学更精密一些。这一派唯物论,是与爱利亚学派作斗争中产生的,批评爱利亚学派的形而上学倾向。爱利亚学派有一个弱点,就是它把世界看成不变的、唯一的。因此一切变动的现象都是虚伪的,只是感觉上欺骗人的结果,实际上用思维研究一下是没有变动的。这种主张与事实发生了矛盾,这一派唯物论哲学家就抓住了这个弱点,批评他们说:你说世界是不能运动的,这是不对的,世界上的物质都是运动的。在这一方面他是反驳了爱利亚学派。但在另一方面,这些人又受到爱利亚学派的影响,爱利亚学派认为整个世界是不动的,这一派反对这种说法,但他们认为构成世界物质的原子是不变的。在这一点来说,这一派唯物论,又比最早的唯物论退了一步。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原子构成的,他们认为最小的部分是不变的。世界上一切变动现象,都是由基本不变的各种元素组成的,承认世界不变的基本元素,就是这一派离开了辩证法,而倾向了机械唯物论,这就是它的弱点,这一派的三个人,所讲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基本方向是一样的。 第一个人,阿那萨戈拉。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东西,是由无数性质上互不相同的种子组成的,比如动物,是由带有动物性质,很微小的种子组成的。他认为种子是各种各样的,他承认物质的微小部分—分子,有所不同。阿那萨戈拉根据这种说法,他认为世界都是物质构成的,认为太阳是石头构成的,因为他讲了这一条道理,就引起了所有迷信思想的人都坚决地反对他,甚至于要杀害他,使他不得不跑到别的地方去。 第二个人,恩培多克勒。他对物质的元素—分子,又有一种看法,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分子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是分散的。所以,他规定了物质的元素只有四种,就是:气、水、火、土。这四项有点接近我们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我们讲五行,他讲四大元素,他说世界的一切东西都是这四种元素构成的骨头。人生气就是火。这是恩培多克勒唯物论的思想。他认为四大元素是不会变的,一切物质都是四大元素构成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不管怎样,他是唯物论,他是反对唯心论的。 第三个人,德谟克利特。他的学说就是原子论,是哲学上的原子论,不是科学上的原子论。因为科学上的原子论,是经过科学证明的。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由无限多的原子构成的,这种原子当然是一种空想。德谟克利特是当时最大的学者,所谓最大,就是因为他懂得当时一切知识。大家也都非常称赞他,说这个人研究了一切(这个话是亚里士多德讲的。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后来最有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他的家庭是一个工商业者。他父亲死了以后,他得了一笔很大的遗产,他就拿着这笔遗产到处游历,到过巴比伦,也到过伊朗,他去过很多的地方,他到每一个地方都进行调查研究,因此他的著作很多,从哲学到天文学、政治学、数学都有。但是,他的著作只是在记载上有,原作都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就是因为他是当时最彻底的唯物论者,他的著作都被反动统治阶级烧毁了。如当时的柏拉图,用很多的钱把他的书籍买来,买来以后就把它烧掉。柏拉图说:我做梦也要烧毁他的书籍。这说明唯心论是特别仇恨唯物论的,把唯物论当成死敌。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不过是思想上的一种斗争。这是不对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实际上是很残酷的。除了把书籍烧毁以外,本人还要受压迫。在蒋介石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受迫害。比如从前一个大学里聘用一个人,那就首先考虑他是不是会讲唯物论。如果会讲唯物论,那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就会不让他留下来。这是讲的国立大学。当然,私立大学还是有进步的教授的。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什么呢?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由无数原子构成的,这种原子是很微小的,但性质都是一样的。他不是像阿那萨戈拉所讲的,物质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体积上与形状上有所不同,有圆的、有方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就是由这些性质相同和形状、体积有所不同的原子构成的。他的哲学与十七、八世纪的唯物论有相同之点。十七、八世纪的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性质就是一样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是这样。 但是尽管他是唯物论,他的唯物论还是有很多虚构的地方,是科学之上的另外一种科学,实际上不是科学。所以,我们对这些哲学还要承认它的历史意义,主要还是看它的思想本质是唯物论的。他反对神创造世界,反对精神第一,他承认世界上只有原子,而没有其他。原子的运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永远是下落的,空间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下落。由于原子的不同,重的落得快些,轻的落得慢一点。当时不知道在真空里面,不管物体的轻重,它的下落速度都是一样的。当时德谟克利特不懂得这个道理。因为重量不同,落得快慢不同,就产生了旋转互相结合起来,因而就产生了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原子落下来的时候互相旋转引起结合的结果而产生的。这就是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这种原子论的唯物本质在什么地方呢?他的唯物论本质,就在于他用物质的本质说明了世界的发生与发展。他抛开了神与精神创造世界的说法。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和运动分不开,他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原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直向下落,他向下落就引起了结合,就产生了世界。所以原子论的内容虽然有些机械唯物论的性质,但他把运动看成与物质是不可分的,这一点又有点辩证法的意思,不能够说他是纯粹的形而上学。当然他所讲的物质运动还是机械的,因为他只注重了位置的变化,而没有认识到物质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他的思想实质只有一点,就是用物质的运动说明了世界,他把运动与物质看成是不可分的,这是合理的。其他部分都是虚构的。 德谟克利特也用唯物论的原则来解释精神。人为什么会有感觉呢?他认为精神也是一种原子,是一种最轻,最精细,形状是圆形的原子,因为原子是圆的,所以人的精神是很灵活的。这种看法是一个缺点,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是反对庸俗唯物论的。庸俗的唯物论就是把精神也看成是物质的,实际上精神是物质的一种作用,精神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个属性发生一种作用,高级物质就有一种精神属性,所以精神就是高级物质的反映作用,但决不能说精神就是物质。庸俗唯物论说我们脑子产生思想,好像我们的嘴里产生唾沫一样。《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一书中也批判了这一点。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精神看成就是物质,只能把它看成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德谟克利特就是把精神看成是物质,所以他是接近了庸俗唯物论。 但是,在古代来说,就不能批评德谟克利特是庸俗唯物论。我们现在所以反对庸俗唯物论,就是因为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他再宣传庸俗唯物论,那我们当然就要反对。德谟克利特的某种思想,究竟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就要看他的历史时代。在十九世纪里宣传庸俗唯物论,那就是倒退,但在当时的希腊,被德谟克利特提出来,那就是一种创造。 德谟克利特在哲学认识论上,也是唯物论的。他很注重感觉,认为感觉是可靠的,把感觉当成是物质的反映。他对感觉的解释,带有一些虚构的成份,但也有一些合理的因素。他认为感觉是我们观察的对象里面散发出来的很多原子,它引起我们感官的刺激,比如我们看到这个杯子,是由于杯子散发了很多的原子,这才使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所看到的对象是因为我们原子的接触,这种说法是荒谬的。但它的本质还是唯物论的,因为他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的反映。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性质,但他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有些辩证法的因素。他对社会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的,这个发展当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他认为人类最初是非常野蛮的,后来人类在自己的生活里努力模仿自然界,结果就使得我们人类进步了。人为什么能够穿衣服呢?就是因为模仿了蚕用丝把自己缠起来,人为什么能够住房子呢?就是因为学了鸟筑巢,这种说法当然也是荒谬的。但它也有唯物论的意思,因为他把生产看成是人类进步的东西,把生产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条件。 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是与唯心论宗教不妥协的。他的哲学有一个结论,就是世界不是任何人创造的,是自然发展的,精神也是物质的一种作用,如果有神,神也是要死的。所以,宗教派特别仇恨他。他的哲学思想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少,因为他的原著没有保留下来,只有少量残篇。有的是他的朋友给他保存下来的,有的是他的敌人为了反对他而留下来。 古代唯物论的哲学,我们昨天讲爱利亚学派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唯心论的倾向,还没有成为完整的体系,只是开始发生。 今天要讲的,是古代正式形成了唯心论的体系的代表人物,就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是古代最大的唯心论哲学家,在哲学史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就特别提到他,如果我们读过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就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的著作,占着很大的篇幅。资产阶级讲到苏格拉底的时候,如果对中国人讲起来,都把他与中国的孔子来比较。这个比较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不对的地方就是孔子是代表封建思想,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而苏格拉底是奴隶主贵族的哲学,这是不同的。在两千年以前,孔子的思想还是进步的,而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思想,当时都是反动的。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就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唯心论,孔子的主要思想也是唯心论。他与老子的思想相对立,老子主张“无为”,不要“人为”,要顺着自然提倡无为,反对造作,孔子就专门讲这一套造作,孔子要“制礼”作为人的行动的标准。孔子有正名思想,名就是名分。在旧社会里,你如果是一个主人,那你就像一个主人的样子;你如果要是一个仆人,你就要像一个仆人的样子。仆人与主人决不能混淆起来。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面,一个皇帝,一个臣子,都有一定的规矩,他不能够乱做。不能够违反这种规矩,就是人为制造的一套规矩,人为地要求各个阶级遵守。 孔子的这一套大道理,是到处碰钉子,他说我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已经看到自然法则与他的思想有冲突,而自己还要干下去。他与老子的思想相反,老子是根据自然法则来行动。当然,老子的学说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我们说要认识自然法则,利用自然法则为人类谋福利,就是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但老子有认识世界的这一方面,改造世界这一方面是没有的。他讲的“清静无为”,就是马马虎虎地过下去。就是尽可能少做事情。 中国过去的皇帝,在最初每一个朝代统治的时候,一般都是用老子的思想来统治。比如两千二百年前的汉朝,汉高祖的一个大臣叫萧何,当萧何死了以后,继承他的人叫曹参。曹参上任以后怎样办呢?他做了宰相以后,不是天天办公;而是天天在后花园里请客、喝酒,办公室里找不到他。后来汉高祖的儿子看到他这个样子很不高兴,责备他说,你是一个大臣,每天不做事,每天在后花园里请客喝酒,这成什么样子。他说,我这就是“清静无为”。他并且说:天下打下来以后,萧何丞相把许多问题都解决了,请问是我的才能大,还是萧丞相的才能大?是萧丞相办事办得好,还是我办事办得好?那当然是萧何丞相办得好。既然萧丞相办得好,那我还去做什么呢,所以我只按照萧丞相的规矩去做就行了。“萧规曹随”,这就是老子的哲学。 老子承认世界是自然的,但他对自然界的态度是消极的。我们讲古代哲学称赞唯物论,但我们不能够说老子的唯物论和我们今天的唯物论一样,老子与孔子比较起来,就是比孔子高明一点。孔子的正名思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不好的。在唯心论的色彩方面,与孔子有些共同点。孔子主要是讲道德问题,苏格拉底也是这样,他主要讲人的问题,研究人的行动怎样才是正确的,他不研究自然科学,而且是公开地反对自然科学。孔子也是这样。他有一个学生请教他,如何种地,孔子说你去请教农民,不要问我,这个学生也说,你不会种庄稼,就教我种菜吧,孔子生气了,他说我不知道,你还是去找种菜的吧。孔子说,我们是君子,为什么老讲种菜呢?这些地方都是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相类似的。在古代希腊的哲学里,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代表贵族利益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出生的时候,希腊发生一些变化,就是民主制度没落了,伯里克利死了以后贵族又重新抬起头来。原来希腊贵族虽然被打倒了,但并没有被消灭,而且还有势力。希腊有个城邦叫斯巴达,这个地方完全是贵族统治,当希腊建立民主制度的时候,斯巴达还是贵族统治,雅典是民主制度,当时斯巴达贵族们没有办法。当伯里克利死了以后,贵族们就起来与雅典打仗,结果雅典打败了,因此就又恢复了专制制度。这是伯里克利死了以后希腊的变化。当时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站在奴隶主贵族这一方面,苏格拉底本人甚至参加这次战争。这就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的背景,他这个阶级使得他对一些唯物论的思想采取了非常仇视的态度。 直接与苏格拉底对立的,不是德谟克利特而是德谟克利特一派的唯物论者,他们是民主派的思想集团,也是哲学集团,有人翻译成“智者派”。这个集团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门用自己的教育来维持生活,教的东西一般都是科学、政治方面的知识。在民主制度比较繁荣的时期,他们主要是讲政治斗争的知识。这一个集团的人,思想上不是完全一致的,最初他们是唯物论者,是德谟克利特一派的人,以后因为专以传授知识为职业,有的逐渐变为诡辩论者,就是专门教别人去打倒别人。这一些人的思想,后来有的人变为相对论者,只承认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就是你有你的真理,我有我的真理,这就是智者派的一个弱点。因为这个集团是倾向民主斗争的,这种民主不是人民的民主,而是贵族的民主。所以他一方面是民主,一方面是教人如何争权夺利,个人主义的色彩很浓厚,这就是他们的弱点。 苏格拉底就利用这个弱点反对智者派。他怎样反对智者派呢?就是抓住他这个个人主义的弱点,他说个别的不是真理,真理是一般的,整个社会一般地认为是真理才是真理,个人认为真理不是真理,所以当时就发生了一般与个别的争论,或者是特殊与一般的争论。有的哲学家说个别就是真理,有的哲学家说一般才是真理,认为个别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一般的东西才是永久的。也有一些人采取折衷的办法,认为个别的是真理,一般的也是真理。 我们中国也有这种争论,把一般和个别,用形而上学的说法割裂开来。中国古代有两个人:惠施和公孙龙。惠施是主张一般真理,认为一切都是共同的,个别的现象都是假的,他有一种说法,就是“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海一样平”。他有一个道理,就是天高和山高都是个别的现象,因此没有高低之分。公孙龙正相反,他把个别的东西看成都是隔离的,他说“白马非马”。白马就是白马,马不是白马,也不是黑马,就是一个马。他把个别的马与一般的马割裂开来。这个问题的解决,跟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也有关系。 一般地讲,“智者派”的哲学一般承认唯物论的。苏格拉底说一般的东西才是真理,他把个别的东西完全看成是虚伪的,个人的意见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按照辩证法的看法,个别与一般是要结合起来的。唯心论者把个别与一般用形而上学的割裂开来。因此就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抽象的真理,抽象的真理是世界的根源,个别的东西不过是根据一般的东西创造出来的。这样一种唯心论就便利贵族来利用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因为贵族是反对民主的,反对个人意见的自由争论,而主张专制制度,主张有一个普遍的权利来镇压整个社会。苏格拉底所讲的原则,就是贵族的原则,社会需要一个一般的原则,不能够让大家发表意见,这就是唯心论反动的实质。苏格拉底这一套学说,从一般到个别问题的结论,把一般当成一切事物的根源,而且推到政治上,就是拥护贵族的统治,这是反动的。他本人的实际行动是反动的,他参加了许多反动的活动。他后来的死,也是被民主政权判罪,在狱服毒而死的。 苏格拉底本人是不写著作的,他的行动与活动的方法,是采用智者派的方法,就是用嘴讲,这一点与中国的孔子不同,他是“述而不作”。 柏拉图可以说是苏格拉底思想体系的完成者;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本人是贵族,是古代最大唯心论者,也可以说是唯物论的极端仇恨者,同时他的唯心论是古代最系统的。他的思想是根据苏格拉底的原理,认为一般的东西是真实的,抽象的概念是真实的,它是世界的创造主。说一个比方:譬如一个人,是抽象的人是真实的,还是张三、李四是真实的呢?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张三、李四都不是真实的人,只有抽象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而且这个抽象的人是个别人的创造主。按照唯物论的讲法,人都是个别的人,然后我们把这些人的特点综合起来,才有一个人的一般概念,所以人的概念是在个别人中产生的,然后才有抽象的人。 柏拉图认为是先有一般的人,先有一个人的概念。柏拉图认为个别的人都是抽象概念的模本。这个概念有一个总的名字,叫做“理念”,或者叫“观念”。他认为理念或观念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他有什么理由说抽象的概念才是真理呢?他认为个别的东西都是要消减的,一个人总是要死的,张三,李四都是要死的,而就是这个抽象的人始终是不会死的。 柏拉图就是用这样的一套怪道理来讲他的唯心论。根据这一套理论,就认为宗教是对的,上帝创造世界是对的。理念就是上帝,同时他也主张人是不会死的,因为人死了还有灵魂存在,灵魂与理念是有关系的,因此也就利用唯心论来替宗教做了辩护工作,唯心论很精巧地来为宗教作辩护,他使人相信上帝,信仰宗教,这种思想与唯物论的根本相反。柏拉图认为:精神是不可能死的,因为精神是理念的一部分。 柏拉图的社会思想,更明显地表现出他的贵族倾向。他的社会思想就是一种理念的表现,他的唯心论的表现。他的社会思想认为:合理的社会应该有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就是管理国家的阶层,这个阶层主要应该由哲学家组成,因为哲学家懂得理念,哲学家根据理念的原则来管理国家,就一定能够管理得好。 第二个阶层,就是保卫社会的阶层,这个阶层就是武士,也就是将军们,这些人专管打仗,来保卫国家。 第三个阶层,就是生产物质财富的阶层,也就是劳动阶层,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他所讲的工人,农民,是指的自由民,不是指奴隶,因为奴隶在他看来,不在人的范围内,都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人类的社会只能够由这样三个阶层,这是贵族社会的具体表现。他所讲这三个阶层,管理国家的阶层与将军们,他们是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是哲学家,永远是武士,劳动人民永远是劳动人民。 现在讲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有学问的哲学家,研究的问题很多,他称赞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他自己研究过当时知识的一切领域。他的哲学是二元论,所谓二元论,就是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摇摆,在政治上有保守的因素,也有进步的因素。他的政治主张认为:社会应该有一个很有力量的阶层来统治,所谓最有力量,就是最有财产,最有社会地位,这也是贵族了。但他同时又认为:要把社会管理好,单靠最有地位的阶级也不行,还要靠一些中等富裕的人,这就是工商奴隶主。他一方面希望贵族统治,一方面又照顾到工商业者,他认为这样能够把社会管理得好,这就是他的政治思想。 这种政治思想与他的哲学上的二元论有一种有机的联系。他的政治思想,在他的生活中由争论变成了事实。亚里士多德的活动时代,希腊已经开始没落了,希腊的北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马其顿,这个马其顿的位置相当于现代南斯拉夫。马其顿国兴盛起来,占领了希腊。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先生,亚历山大当国王的时候,就帮助他搜集人才,帮助他建立学院,所以他当时在希腊建立了学术机关,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学问,不管是天文、地理、生物都研究过了,所以他的知识是很广博的,当时的人不可能得到的知识,他却得到了,就是亚历山大对他的帮助。 他的二元论的内容是怎样的呢?他就是用二元论的观点、方法来看待个别的事物与一般原理的关系。个别的事物他就叫质料,一般的原理他叫形式,他认为:世界的发展是个别事物与一般形式结合起来的,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有了世界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当时反对柏拉图,因为柏拉图认为个别的物质是阴影,是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坚决反对这种说法,他本来是他的学生,他当学生的时候就经常与柏拉图抬杠,柏拉图说:这个学生要用马鞭子抽。其实是在这个问题上抬杠,柏拉图说:个别的物质是假的,他偏说是真的。他说世界的存在,根本就用不着怀疑,甚至不需要证明,一看就知道是实在的。他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企图证明自然界是自己存在的话,那就是糊涂。所以这一点就完全与柏拉图的唯心论相反。他不怀疑自然界是自己存在的,物质绝不是理念的幻影,而是客观存在。在这一点上来讲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就是唯物论的。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是二元论的呢?所谓二元论,就是除了唯物论以外,还有一些唯心论的倾向。他的唯心论的倾向,主要认为形式是物质发展的动力,物质当然不是创造的,但他是靠形式来推动发展。人为什么生出来又死了呢?就是因为有人这样一个形式推动了他,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完成人的形式。所以他这种思想又像目的论,就是物质是自然发展的,他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原来就规定好了。譬如一个人一生,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人,从生到死就是要完成一个人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儿童一段,还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一定要经过青年、壮年、老年,一直到死,这才算完整的人。这种思想本来可以用唯物论来解释,譬如我们说,物质概念不过是物质发展的一种概括,一个人发展的一生,到后来总结一下,说这个人是一个好人,或者是一个坏人,总的形式是后来产生的,这样说就是唯物论。可是他不这样了解,他认为一个人的发展,首先就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推动他发展,完成他的历史。比如孔子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按照唯物论来讲,孔子生下来,经过他所受的教育以及自己的努力,后来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人物,这是由于一生的结果,然后完成这个概念。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来说,孔子生下来就抱定了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完成封建思想的代表人物。这样一来就把形式概念摆在第一位,把物质运动摆在第二位,这就是他唯心论的倾向。 亚里士多德不是完全的唯心论,因为他没有怀疑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世界不是精神造出来的,所以他是唯物论。但他认为自然界发展的动力是形式,虽然这个形式不是创造者,但它是推动的力量。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认为世界有两个根源,一个根源就是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从来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另外还有一个根源,就是形式。没有形式,物质就不会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把形式看作推动着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二元论大致的内容。 这种二元论也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这些辩证法的因素在什么地方呢?亚里士多德他首先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永远是发展的,形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完成一个形式,还可以完成另外一个更高的形式,它不是永远固定的。基本上他认为发展是不间断的,世界是永远发展的。问题就在于他还有一个最高的形式,就是上帝,这一点是形而上学的因素。他说泥土到人的手里做了一块砖,这个泥土就完成了砖的形式,砖一块一块地再垒起来,就完成了房子的形式。这些都是粗糙的发展观点。他承认发展,这是辩证法的因素。他虽然说世界有两个根源,但认为这两个根源分不开,个别的东西与一般的东西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辩证法的因素。我们辩证唯物论主张一般和个别是分不开的,一切东西有一般的内容,也有个别的东西。我们的工作,有一般的号召,也有个别的指导。只有一般的号召,没有个别的指导,那就不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亚里士多德研究过辩证法的一般形式。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亚里士多德是彻底地主张辩证法,只是说他研究过辩证法的形式。研究过辩证法的形式,并不等于辩证法。他研究过物质的现象,研究过物质的运动,发展是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这种说法是有辩证法的内容。由比较低的形式,变为比较高的形式,这种说法是很粗糙的。如人做砖,然后垒起房子,这是人为发展的,但是这里面,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形式,这些说法比德谟克利特又有一些进步,因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不变的。 亚里士多德承认发展,当时没有认识到发展的动力是矛盾,这方面证明他的辩证法是不够的。在矛盾这方面,他与德谟克利特是有矛盾的,德谟克利特认为斗争是万物之父,他的思想只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而不是一个真正辩证法的哲学家。 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接近唯物论的,主要就是他认为人的认识首先要依靠感觉来供给材料的。他说:如果没有感觉,思维、理性就等于一张白纸。这种说法是接近唯物论的认识论的。这种认识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是相反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不需要依靠感觉供给材料,因为他认为理性是一切的根源,所以认识真理,就是认识理性。怎样认识理性呢?就是把眼睛闭上,自己去思考,也就是回忆。他认为人最主要的认识方法是回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活在世界上被个别的幻影蒙蔽住了,所以只好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苏格拉底每当碰到困难的时候,他就闭上眼睛去问一问上帝,而不依靠观察,只是依靠自己的思想来认识世界,所以这种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就完全相反。亚里士多德主张感觉是依靠搜集材料,他搜集的材料,差不多都搜集到寒带地方的东西。所以他认识上是唯物论的,他的研究工作已经带有科学的性质。 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在哲学上第一次有系统地建立了逻辑学。我们讲的形式逻辑,古代逻辑,判断,概念,推理,还有逻辑思维的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是他提出来的。他第一次地把逻辑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有些基本原理一直到今天还是对的。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我们就讲到这里。 以后希腊又被罗马灭亡了,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人民的生活很苦,研究学问的条件没有了,社会走向没落,所以后来就没有很出色的哲学家了。但最后还有一个唯物主义者,这就是伊壁鸠鲁。他的唯物论是怎样的呢?是进步的呢,还是反动的呢?这个问题,马克思有一个很正确的结论,就是:“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第3卷第147页)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古代哲学就是走向唯心论,最后变成宗教哲学。亚里士多德本人已经是二元论。基本方向已经趋于没落,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伊壁鸠鲁,他发出了一点光彩,这就等于太阳快落了,又有一点耀眼的光芒。当时虽然希腊很混乱,将近没落的时代,但还是有一些人赞成科学,当时就是伊壁鸠鲁总结了这些科学,创造了唯物论,所以这个唯物论不能不说是进步的。当时希腊革命的力量是没有的,奴隶暴动是有的,但还没有推翻奴隶社会。伊壁鸠鲁的哲学还是有价值的,虽然有价值,但其内容没有以前的唯物论丰富,哲学的目的不是想保护贵族制度,也不是想赞成民主制度,这一哲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人民能够在混乱的社会中精神上得到一些安定。因为一个人认为世界上都是物质,死了就消灭了,因此人对一切就不怕了,反正是物质的,人是物质变的,也要归于物质。有了这种思想以后,失败了也不在乎,成功了也不是了不起的高兴,因此生活就是安定的。所以这个哲学的目的就很难说是革命的,或者是很进步的。当时没有民主的基础,这个哲学使人相信世界是物质的,这就与唯心论对立起来。所以,这个哲学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这个唯物论的内容也是原子论,他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变化是由于不少的原子不断下落互相结合,最后产生了世界。伊壁鸠鲁也是这样一种看法。但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有点不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落下来的速度是一样的,因原子有轻重之分而产生偏离,它包含着伊壁鸠鲁使人避免宿命论,生活更为安全的一种企图。这一点又说明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落下来可以偏离是直线的,并认为原子有自由意志,这一点说明伊壁鸠鲁比德谟克利特有些进步,不是像德谟克利特那样机械。他认为原子下落有时可以偏一偏,这样一偏,彼此就发生了冲突,因此就互相结合起来了。 伊壁鸠鲁为什么说原子下落有偏离,有自由意志呢?这就是说社会虽然这样混乱,但人还是可以克服混乱的影响的,可以在不安全的社会里面找到一种安全的办法。他对人民的生活也有一些看法,他有一个目的,就是使人民的生活得到安定,因此他有一套理论,他认为人也是物质的,所以人在世界上应该设法满足物质的欲望,应该得到物质的享受,人的生活就是需要享受的。怎样得到享受呢?是不是花天酒地,乱喝乱吃呢?不是的。过度的享受会变成痛苦。所以乱吃乱喝反而得不到安定,享受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要造成痛苦,应该有节制,他提倡一种有节制的享受生活。所以他的哲学还不是一种劳动人民的哲学,还是一种奴隶主的哲学。

中世纪哲学

古代以后,就到了中世纪,这一时期的哲学,变成了一种解释宗教的工具,成了宗教哲学。 在中世纪,有经院哲学,我们中国也叫烦琐哲学,经院哲学没有讲的价值,我们只是稍微地提一下。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完全是为教会服务的。所谓中世纪,就是指的封建时代。现在按照苏联历史学家划分历史时代的方法,是应该按照社会发展的阶段来分的。凡是奴隶社会就叫古代,凡是封建社会就叫中世纪,凡是资本主义社会就叫近代,讲现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中国古代可能是殷朝,而中世纪可能是从周朝到鸦片战争。这个意思就是说,中世纪就是指的封建社会。 经院哲学是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也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西方的中世纪哲学就比较简单,我们中国就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是从周朝起,一直到鸦片战争,那我们中世纪的哲学就很多了。就拿我们的封建哲学来说,就不像欧洲那么简单。我们有孔子的儒家哲学,有老子的“清静无为”的哲学,有“礼教”、有“道德”。我们中国封建社会是最复杂的。我们提到这一点,就是希望大家看历史,不要用类比的方法来看,不是凡是封建社会都是一样的,具体内容是各有不同的。 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就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内容总起来讲很简单,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中世纪的哲学,不能超出一个范围,哲学只能够解释圣经,哲学必须与神学一致,而不能够反对圣经,证明圣经是对的,这就是经院哲学的基本特点。 经院哲学的任务,就是要用一套逻辑的方法证明圣经中许多神话是对的,他们所利用的逻辑,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机械地利用了逻辑学的规律,譬如有一个很有名的逻辑,在经院哲学里面,就是关于“神”存在的逻辑。中世纪有一个经院哲学家,他第一个这样说:凡是最完整的概念,一定包含存在的概念,如果不包括存在,就不完整。怎样算是完整呢?“神”就是最完整的概念,“上帝”也是最完整的概念,“神”是最完全的,是至善至美的,因此,“神”的概念里面,必定包含“存在”。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上帝、神是存在的。 当时就发生了很大的争论,就是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他们主观上也是想证明主观的道理,但是结果变成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争论。唯名论就有一点唯物论的性质,实在论就有一点唯心论的性质。什么叫实在论呢?所谓实在论就是认为普遍概念是实在的,认为上帝与神是最普遍的概念,神是最高存在的。这种实在论既认为普遍的东西是实在的,愈普遍就愈实在,反过来说,就是愈不普遍,就越不实在,个别的人就不是实在的,这个说法是想证明上帝、神是存在的,所以它是一种唯心论的倾向。 但是,这种理论虽然一方面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出了毛病。唯名论起来反驳它说,你说只有上帝是存在的,个别的人是不存在的,那么个别人犯了罪,是不是就没有罪过呢?如果个别的人不是真实的,那么只有上帝与神才有缺点,个别的人就不会有缺点。所以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就在于唯名论认为真实的概念是真实存在的,实在论则不同意这种说法。 这个争论带有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性质。实在论与柏拉图是接近的,而唯名论就与德谟克利特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在经院哲学里面,正统派基本上是赞成实在论的,而反对唯名论,虽然唯名论证明上帝的存在,可是它的借口就有否认上帝的危险。所以在经院哲学里面,当唯名论出现以后,就受到了很大的攻击。唯名论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逻辑上的原因,逻辑上是表面的原因。实际上唯名论是代表自然科学发展的情况,代表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代表个人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权威,重视个人的存在,而对普遍的东西采取否定的态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都是用个人的权力来反对封建的统治,因此个人的权力就是真实存在的。 唯名论主要是在英国产生,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早。

十七、十八世纪的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

下面,就可以讲一讲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哲学,它们分为两大派。 英国的一派是经验派。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德国、荷兰,它们是理性派。理性派主张知识的来源是理性,经验派则认为经验是知识主要的来源。毛主席在《实践论》里所指的经验派与唯理派,那些名词都是来源欧洲哲学的这两派。这两派中间都有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这两派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都是反对的,都是反对烦琐哲学的,我们讲教条主义也很烦琐,就是因为它只有一个空洞公式。不管是经验派的哲学,或者是大陆理性派的哲学,对中世纪的哲学都是采取根本的否认态度,中世纪的哲学,不管唯名论或是实在论,他们主观的企图,就是为圣经辩护,为宗教服务,而十七,十八世纪的哲学,就努力地脱离了圣经的限制,因此它是近代的哲学。 这种哲学是依靠自然科学的,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能有近代哲学的。所以要了解近代哲学,同时也就要注意到一些近代的自然科学。英国的经验派哲学,它带有更多的唯物论的性质,它比理性派哲学出现得稍微早一些。经验派的哲学是在英国产生的。唯名论的哲学也是在英国产生的。英国是资本主义的比较早地得到胜利的国家。十七世纪英国的情况,如1640年有克伦威尔革命,1668年贵族复辟,到了1689年又发生了革命,这次革命贵族与资产阶级达成了妥协,所以十七世纪就是英国革命的时期。英国在革命以前,也还是有很多农民,在十五世纪中有农民战争。德国在当时还没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社会,所以真正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胜利的只有英国,在这个社会里,产生了英国的经验派哲学。 英国经验派哲学第一人就是弗朗西斯·培根。他在十六世纪末期就开始活动,他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他的哲学思想是直接与经院哲学对立的。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是要利用一套抽象的逻辑公式,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不研究自然科学,只是凭一些宗教的公式来证明圣经里面的许多教义。培根就坚决反对这种方法,他反对逻辑,凭理性来认识世界,而主张根据经验来认识世界,他反对夸大理性的作用。他有一些有名的话,他说:人的理性是非常狭小的,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好像一个人关在自己的房子里,好像关在修养院里面。他说一个人如果凭理性来认识世界,这就根本不能认识、根本不能懂得自然。所以他说,人认识世界不能单靠理性,主要是要靠研究具体的事物。培根是很重视科学的,根据科学研究的方法,他总结出来了一套认识真理的方法,就叫做归纳法,它是与演绎法对立的。培根认为演绎法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只是根据一个教条作出一个具体的结论,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就是演绎法。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就是依靠演绎法,它把圣经看成教条,因此人们的思想就超不出圣经的范围。培根就坚决反对这种演绎法。演绎法用一般的道理推论事物,这并不是完全没有用途的,用一般的原理指导我们研究具体事物,这还是可以的。譬如我们研究阶级斗争的时候,我们更要注意中国的阶级斗争。演绎法可以指导我们研究新的事物,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只是不要把它当成死的公式。培根提出归纳法,他先研究具体的事物,然后从具体事物中找出共同的根本特点,这就是归纳法。 培根第一次把自然科学的方法总结为归纳的方法,这是培根对自然科学的贡献,在当时来讲,提出归纳法是一个创造,因为他把科学的方法提高到原则的高度,这也是一些唯物论的倾向。培根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恩格斯就讲过,培根的形而上学思想是很厉害的,他受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支配。为什么他受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的支配呢?因为他根据他的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他说根据研究可以找出一般的规律,因此就可以证明,世界上的许多东西是有许多的基本因素构成的,这些基本因素的性质混合起来就产生了世界的物质。他认为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重量、颜色、冷热、声音,这就是世界物质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是永远不变的,而且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只能够混合起来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东西。科学的研究就是把这些基本原则找出来,用自己的基本原理来说明一切的现象。所以,培根的机械唯物论,就是认为世界的物质都是机械地混合起来,这是它形而上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但是,培根的形而上学思想也并不是很纯粹的,多少还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这种因素就表现在他认为物质自己能够运动的。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序言中说过,培根是承认物质是有一点冲突的,这一点还不是机械的。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完全不会动的。培根在这一点不完全是机械的,因为他还承认物质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还不是像后来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的根本性质只有两三种,培根不是这样。所以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英文版序言中说,唯物论在它的第一个创始者培根那里,本身还包含着多方面发展的萌芽。一方面,被赏心悦目的、诗意的魅力环绕着的物质似乎以迷人的微笑吸引着人的整个身心。另一方面,以格言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却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 培根的政治思想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哲学上是经验唯物论,学术上是重视自然科学。他说要把社会搞好,一定要开放商业和航路,鼓励工商业者,并主张调济平衡工商业,也就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另外他还主张驱逐偷懒的人,反对浪费的人,反对奢侈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当时偷懒,浪费,奢侈的人都是一些封建地主阶级,这就带有反封建的性质。培根认为资本家是勤勤恳恳的人,资本家是不懒的。所以培根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 培根以后的经验派哲学家,就是霍布斯,他比培根稍为晚一点。培根在十七世纪初期,霍布斯在十七世纪中期。霍布斯把培根的唯物论思想进一步地发展了。在当时的英国来说,也是比较彻底的唯物论者,所以比培根更彻底一些,同时形而上学这方面也发展了。总的来说,霍布斯的哲学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霍布斯和培根都是贵族出身,但思想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在政治上,最初一个时期,霍布斯是拥护君主专政的。后来(1651年)克伦威尔革命的时候,因为他的主张与民主政治有矛盾,就逃到欧洲去了,但当克伦威尔执政以后,他又回到英国来了。所以他的思想是很顽固的,他坚持专制制度。克伦威尔以后,经过二十多年,君主专制又复辟了。当君主专制制度复辟的时候,他就与君主专制妥协。所以,他的思想和政治方面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的。他的哲学也就与资产阶级的倾向分不开。 霍布斯怎样发展了培根学说呢?主要是把一些自然科学的原理进一步地应用到哲学上来;在认识论上都是一致的,也是认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主要来源。霍布斯只是用一些数学来解释感觉。他认为我们的知识首先是从感觉来的,我们从外界接触许多感觉,各种感觉就像数字似地加起来,就成为我们的认识,思想认识是各种感觉的结合,人的思想是感觉的结合,这一些结合,我们看起来当然是不合理了。我们对思想感觉有很高的科学根据的,巴甫洛夫学说就告诉我们感觉是怎样来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当时的人们是没有这些知识的,他们只有数学和医学的知识。机械唯物论的特点就是喜欢用机械学和数学来解释一切,那些人的思想都是机械唯物论,他们认为感觉就是物质来的,真正的知识是对客观物质的一种观察的结果,这种思想是合理的,基本精神是对的,但他的解释是很机械的。承认物质的存在是他唯物论的原则,但怎样看物质,他与培根就有些不同。培根承认物质有各种各样的性质,物质有许多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颜色、大小都是物质基本的要素。霍布斯就把物质的概念更简单化了,不把物质的根本性质看成是各种各样的,认为物质的根本性质只有重量,能够占据空间,在哲学上就是延长性,还有一种讲法就是广袤性,能够在空间占据位置。这些都是机械力学的性质,认为物质的基本要素只有两种,认为颜色、重量等等都是表面的现象,不是客观物质的基本性质,只是人的感觉,实际上物质不一定是那样的。机械唯物论它把物质简单地看成物体,这种物体就是物质的性质。所以这是进一步地机械化了。 培根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论,霍布斯就更进一步地把物质的性质看成是更简单的东西。所以马克思有句话,就是说,霍布斯把培根的唯物论系统了。这种唯物论对世界上的形形色色各种很生动的感觉没有兴趣了,霍布斯的哲学有这个特点,他反对精神的独立存在。我们了解了这一点,也就大体上可以了解了霍布斯的哲学。霍布斯对宗教、上帝是坚决反对的,这与培根不同,培根虽然一方面讲唯物论,但他另一方面还是承认上帝存在的;霍布斯则否认上帝的存在,认为世界就是物质的,我们所认识的东西都是从物质来的感觉,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就没有别的东西,所以上帝与神都是空想。这种思想是唯物论。 霍布斯的社会思想,认为人类是希望幸福的,他有这样一句话,“哲学的目的在于使人永享无上的幸福”。他说人的行动就是有一种物质的行动,这就是用力学来解释人的行动,好像人的行动就是一种机械运动,人之所以有冲动就是为了幸福。所以要想把社会搞好,就要调和各种人的行动,使得人都能够得到幸福。用什么办法使千千万万的人都能够得到幸福呢?他认为有两种办法:一种就是社会契约,这种思想把唯物论发展了。千千万万的人订一个契约,规定出大家的权利,这就与封建专制思想相反。他的思想就是使大家福利得以调和,能够使战争避免。除了契约之外,还要有权力,就是要有一个人在上面统治。所以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提倡有契约,一方面又提倡君主专制,因此他后来就站在拥护专制政府的一方面。当专制政府有权力以后,他又与专制政府妥协。英国资产阶级就是有这种特点——善于妥协。 霍布斯是英国唯物论经验派最彻底的一个哲学家,在霍布斯以后,英国哲学家就向唯心论方面发展。英国在十七世纪大体上是革命的,到十八世纪革命就完结了,资产阶级当权以后,它逐渐就变成了保守的阶级。十九世纪末又有了第二次革命,这是一种妥协性质的革命。资产阶级起来把复辟的专制制度打倒,但打倒以后仍然维持着君主制度,不过设立了议会,资产阶级与贵族妥协了。这种结果为什么会产生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有妥协性,另一方面也是贵族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能够结合起来。 英国在十七、八世纪的情况大体上就是这样。 第三个经验派哲学家—洛克就变成了二元论。他一方面承认物质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认上帝和神。他说,物质所以能够存在,还是由于上帝的力量。亚里士多德也是这讲法,物质是存在的,但物质的运动要靠精神来推动。英国的二元论就是形而上学的,它认为精神与物质是互相分离的,这就是洛克二元论的特点。但是,洛克的哲学,在认识论上还是培根、霍布斯的思想,认为知识的来源是感觉,如果离开感觉,人就不可能有任何知识,这一点是唯物论。洛克有一句话,心灵是一张白纸,要这张白纸有字,就要靠人的感觉,这一句话是唯物论,主张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感觉。但另一方面他又有唯心论的倾向,他说,人的感觉所认识到的东西不一定都能够认识到物质的根本性质。我们有一些感觉只能够认识到物质的第一性性质,有一些只能够认识到物质的第二性性质。哪一些感觉只能够认识到第一性性质呢?比如我们的触觉,只能够接触到物质的延长性。延长性,这就是物质的第一性性质,另外一些感觉,如眼睛的感觉,耳的感觉,看到颜色,听到声音,这就是物质第二性性质。物质的第一性性质与第二性性质有所不同,第一性性质是物质本身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真正的本质,而第二性性质就不一定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只是我们主观的感觉,所以第二性性质,并不是物质的性质。他把感觉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划分成为根本不同的两种,一种感觉能够反映客观物质的本质,另一种就不能反映客观物质的本质。对某些感觉就相信,对某些感觉就不相信,这就是二元论,又是唯心论的倾向。我们知道唯心论—马赫主义的特点,就是把感觉看成是主观的,相信自己的感觉,自己做事做坏了,大家都反对,自己一看人们的眼睛都在反对,他说这是我主观的感觉。洛克就是系统地证明有些感觉根本是不可靠的,所以是唯心论的倾向,这就是洛克二元论的认识论特点。他一方面主张认识的来源是物质的,另外又表示是不相信感觉的,这就成为后来英国经验派发展到唯心论的一种因素。 洛克的哲学向两种方面发展,一是在英国发展了唯心论,另一方向就是发展了唯物论。当洛克死了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思想家,这个集团把洛克的唯物论彻底发展了,坚决承认物质是由感觉来的,不分第一性与第二性。这个集团最主要的人就是托兰德,也可以说是自由思想家的领袖。还有一些自然科学家,也是坚持唯物论的,十七世纪大的自然科学家,都是自由思想家,唯物论者,发现氧气的,就是自由思想家发现的。后来这部分人就发展到法国唯物论的一派,另外一部分就在英国发展了唯心论。发展唯心论的是一些什么人呢?主要有两个人,就是巴克莱和休谟。 关于巴克莱这个人,因为大家都学过《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大概都比较熟悉。列宁一开始就揭露他的主观唯心论观点,是十八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反动倾向的代表,在哲学上是公开地、明确地把自己的目的指明出来,坚决反对唯物论。巴克莱比马赫主义还稍微老实一点。经验批判论这些人,他们的哲学也是主观唯心论,但他们不公开地反对唯物论,而是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地反对唯物论。巴克莱则是公开地表明自己主观唯心论的立场,公开地反对唯物论,如果说有不同,巴克莱与后来的经验批判论就是这一点不同。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有力量,他敢于公开地反对唯物论;而马赫主义的时代,资产阶级已经走向下坡路,所以他不敢公开地反对唯物论。马赫主义在中国很有影响,在“五四”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作斗争的,在中国基本上就是马赫主义,包括胡适在内。胡适的实用主义,好像有些科学的味道,实际上就是主观唯心论,不仅实用主义这样作,马赫主义也是如此,它也是不敢公开表明自己的反动立场,这并不是说巴克莱比马赫更好一点,或比较老实一点,而是由于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是向上的,它还有胆量来反对唯物论。反对唯物论的办法就是把洛克的二元论变为主观唯心论。他认为洛克承认物质是不对的,承认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是不对的,他认为一切感觉都是主观的,感觉以外没有客观的物质。巴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大体上就是这样。 巴克莱反对洛克的二元论,主要认为把物质分为第一性和第二性是不对的,他认为一切感觉都是主观的,不仅颜色、声音这些是主观的,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东西,如大小、重量也只是我们主观的,它们不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以在巴克莱看来没有客观物质的性质,更没有客观物质。为什么没有客观物质呢?他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东西都是主观的,既然我们只能够认识我们的主观的东西,我们就没有权力再去断定我们的感觉以外还有一些客观的物质,所以物质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物质是纯粹抽象的概念,所以唯名论最初虽然有唯物论的倾向,但也可以被唯心论利用,也可以变成唯心论,原因就是唯名论不承认概念也是反映物质的内容,不承认概念是物质的反映,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一个空名字,概念都是空名字,这就是主观唯心论的倾向。他不承认思想是客观物质的反映,而认为概念就是主观的概念。 英国的唯物论是继承了唯名论的传统,所以霍布斯也有唯名论的弱点,洛克也是同样。巴克莱就利用唯名论这个弱点提出了唯心论的看法。认为:抽象的概念都是一个空名字,我们真正认识到的东西是感觉。在巴克莱看来,物质就是把我们的这种感觉综合起来,给它一个物质名字,所以物质是不存在的。这样就达到了唯心论的目的。 巴克莱不仅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他个人还是一个主教,所以他的哲学是为宗教来服务的。 在巴克莱以后,就是休谟。他活动的年代也是十八世纪。十八世纪在法国是唯物论时代,而在英国已经是唯心论的时代了。休谟的思想,是以不可知论为特征,这种思想基本上还是唯心论,但他企图遮盖巴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太荒谬的地方,他创造了不可知论的哲学。“不可知论”也叫“怀疑论”。他赞成巴克莱的一个原则,就是认为客观物质不存在,在这一点上,他与巴克莱是一致的,是主观唯心论。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巴克莱,因为巴克莱是主教,相信上帝,他否认了物质,坚持上帝是存在的,没有物质以前世界上就有了精神,物质不是客观存在的,精神与上帝是存在的,这是巴克莱的思想。休谟则认为:物质固然不能说是存在的,上帝与神也不一定是存在的,理由还是巴克莱自己的理由,就是我们的认识不能超出自己的感觉,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权力说在我们的感觉以外还有上帝与神的存在呢?这一点就与巴克莱不一致了,一方面他反对了唯物论,不相信物质是真实存在的,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有神论。他认为究竟有没有神,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只能够承认自己的感觉,感觉以外可能有什么东西,我们是不能知道的,这就是“怀疑论”。它不是主观唯心论里面的“唯我论”。“唯我论”是认为世界上只有我,这样说怀疑论也是不承认的。世界上有没有我,有没有上帝,都不能断定,这实际上还是唯我论,只是他自己不承认,所以叫怀疑论。 休谟对科学也表示了一些意见。科学的特点就是能够认识规律,科学知识就是客观规律的知识。当时认为客观规律就是因果规律。因果规律怎样理解呢?按照唯物论来讲,因果规律是客观物质的反映,它是经过科学证明的。但当时的科学家不懂实践,他们认为科学的规律,就是两种现象经常结合在一起,认为就是因果的关系,究竟这个关系是不是那样密切呢?那很难讲。比如天气冷了不穿衣服就伤风,按照休谟的看法,这个关系并不是客观的关系。我们有两种感觉,前年发生这种感觉,去年又有这种感觉,今年两种感觉又结合在一起,因此就觉得在两种感觉中间有些联系。究竟这个联系是不是那样密切呢?那不能断定,仅仅是因为这两种感觉重复了几次,所以我们觉得有这个关系,以后是不是有,那不能保证,所以他对因果规律的可靠性也是怀疑的,好像是两种感觉偶然结合在一起,因此因果规律也只是主观的联想。是否真正有客观的必然性,那也不能够断定。因为他认为感觉重复一千遍,一万遍,可能在一万零一次就不能结合了,事实上是不可能如此的。所以休谟的哲学是反科学的,马赫主义就继承了这种传统,实际上也是反科学的。 在休谟以后,还有一种哲学带有一点唯物论,就是一种羞羞答答的唯物论。它承认科学的因果规律是普遍的,但这种规律是不是物质的规律,还是抱怀疑的。他相信科学规律的可靠性,但还不敢承认是客观物质运动的反映,因为怕承认了以后,会引起社会的太大的波动,因此就避免提出这个问题,仅仅提出的规律是真实的。猴子变人是真理,但是否是客观的规律,它避免提起,这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上所讲的—羞羞答答的唯物论。 休谟本人的怀疑论、不可知论,还具有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倾向,是英国资产阶级保守性的反映。这种倾向也不能完全说它是“有神论”。他与巴克莱还有所区别。所以在这方面也可以说对科学的发展还没有太坚决地反对,因为尽管资产阶级是保守的,但它还是要科学的,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有发展的余地。所以巴克莱的唯心论是反动的,休谟的思想也可以说是英国资产阶级两面性在哲学上的表现。 现在讲理性派。 理性派与经验派就不同了,在认识论上,经验派认为认识的来源是感觉,至少是认识的主要来源,认识真理要从感觉开始。所以在认识论上,经验派是接近唯物论的,理性派离开唯物论则远一些。 理性派又叫大陆理性派,就是反映了欧洲大陆一般比英国落后一点,封建势力比较大一点。英国比较先进一点,对科学知识更注重一些,因此,英国资产阶级就能够开始建立经验派的哲学。欧洲大陆是比较落后的,在十七、八世纪中,只有荷兰的资产阶级发展早一点,但他是一个小国,英国起来以后,荷兰就逐渐衰落下去,除了荷兰以外,法国就比较落后了,所谓落后就是资本主义不太发展。德国资产阶级在十六世纪曾参加过农民暴动,但很快就失败了。法国在十七世纪的时候也是落后的。法国在十八世纪才起来革命。所以理性派哲学的产生,也反映了欧洲大陆的比较落后,虽然落后,但还是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理性派哲学还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还是与中世纪有根本的分别,主要是超出了经院哲学的范围,脱离了圣经的限制,而成了独立的科学。 第一个理性派哲学家就是法国的笛卡尔,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里提到,笛卡尔的哲学是二元论。他主张世界上有物质与精神这两种东西的并存,并且是毫无关系地并存着。如一个人有肉体,同时也有自己的精神,虽然是在一个身体内,但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他认为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物质就是一种物质,完全是一种死的物体,不会动,没有什么感觉,像一块铁一样。精神与物质则是完全不同的,它能够思维,这是原则上根本不同的两种东西,所以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只能够并存。那它们怎样发生关系呢?他认为这个关系是一种间接的。讲到这里他与宗教就妥协了,他说物质与精神所以能够发生关系,是靠上帝的力量。人的身体与精神发生关系是靠脑子里有一个“松果腺”,上帝就掌握着这个东西,靠这个“松果腺”,上帝在哪里指挥,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身体与精神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笛卡尔讲到物质性质的时候。他有许多唯物论的思想,他认为一切东西都可用机械因果规律来解释,他认为感觉外物就是机械作用。但当他解释精神的时候,他又倾向于唯心论,与宗教妥协,这方面就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他有机械唯物论的一方面,又有唯心论的一方面。他基本上是与封建思想做斗争的,尽管他是二元论。在当时的欧洲教会已经不能允许他,所以他还是受迫害的。 他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论的倾向,他认为认识真理要靠理性,他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他认为研究问题的方法,第一就是怀疑,一切都怀疑,连我们自己也要怀疑,这一点也有二元论的性质。凡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要怀疑。因为他对宗教和一切都怀疑,也有进步的因素。那末怀疑到最后,是不是什么都不相信了呢?到最后碰到有些问题不能怀疑了,根据理性来看,那就一定是真理了。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思故我在”。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首先怀疑一切物质不存在,什么都不存在,可是怀疑到最后,有一件事情不能再怀疑了,“我”最后在想问题,我在思索这一件事情是存在的,因此我是存在的。这个“我”就不能再怀疑了,在理性认识上觉得是清晰明了的,用不着凭经验去研究,用不着搜集材料,只要闭起眼睛来一想,这件事情很清晰明了,这就是真理。所以他的认识方法就是依靠理性直观,不是靠调查研究,只是闭上眼睛想,这种方法当然是唯心论的认识方法。可是这种方法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与中世纪来比,中世纪的人认为研究真理的方法,首先是研究圣经。笛卡尔就不是这样,他对圣经是半怀疑的态度,他研究问题首先是依靠自己的理性,所以他是向中世纪的人宣布人的理性的力量,现在来说,当然是唯心论。但我们用马列主义的历史观来看,他是起到了进步的作用,因为他对教会的教条迷信宣布了人的理性的权威。他之所以是进步的,就是因为有这些原因。但这种方法是唯心论的,所以他得到的结论,也就不是彻底的唯物论了。他为什么得到二元论的结论呢?就是因为他这样了解:不仅是我的感觉是清晰明了的,就是物质存在也是清晰明了的,我存在有一个身体也是不能怀疑的,再一想上帝也是存在的,因为世界上有这些现象,没有上帝那能够行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肯定:笛卡尔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但十七世纪未能摆脱形而上学的局限,例如把理性与感性分开,否认感性,孤立地提高理性,这都是形而上学。他说物质与精神根本没有关系,这也是形而上学。但他也有一些辩证法,这是个别的,他讲物质问题的时候,有时也承认世界的发展,承认世界的联系。他对世界发展的思想,多多少少还是一种“原子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由许多细微的原子或灰尘构成的,这样就产生了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承认了这种变化。对物质世界,对某些东西承认变化的,这当然是不多的。 笛卡尔以后,就是斯宾诺莎。他是理性派里面相当彻底的唯物论者。他是荷兰人,一生住在荷兰,是当时欧洲进步的地方,他本人是犹太人,他的思想是唯物论的思想,认识论基本上与笛卡尔一样,不太重视感觉的作用,认为真理就是依靠理性来发现,所以他在认识论上是理性派,可是他的整个世界观是唯物论的。他的唯物论主要表现这样一点,就是他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反对笛卡尔把物质与精神机械的分开,看成两种没有关系的东西,他认为物质与精神是整个客观自然界的两个方面。整个世界是一个实体,实体有两方面的性质,即有两重性,一方面它能够占据空间,有广延性,另外一方面,实体又具有思维的性质,所以他认为物质的性质与精神的性质,都是同一个实体的两种属性。当时的人很重视数学,他用曲线来解释实体,他说实体就等于一个曲线—“~”,你看它上面是凸出去的,下面是凹下去的,一个实体有两方面,你看起来以为物质与思维是根本不同的两个东西,可是仔细地想一想,它就与这曲线一样,正是一件东西的两个方面。他用这一套理由,来证明世界上只有一个实体,并不是有物质与精神两个实体并存。 斯宾诺莎这种思想就符合了唯物论的原则,把精神看作是物质实体的一种属性,并且把精神与物质看成互相适应,因为它是物质的另一方面。好比一条曲线一样,物质是曲线的这一方面,精神则是曲线的那一方面,这里面就包含了精神反映物质的意思。他认为反映不一定通过感觉,理性可以直接反映物质,因为精神与物质是直接结合着的,因此不经过感觉也可以认识真理,这种思想是根据数学来的。理性派对数学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数学上的定理,不需要感觉就能够认识的,如数学上有:“两点中间直线最短”。这是几何上的定理,这是自明之理。资产阶级讲数学时,就常讲这句话。他认为数学的真理是最高的真理,因为它不需要经验,这是理性派的曲解。实际上数学上的一些定理,也是从经验中来的。“两点中间直线最短”,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还是经过经验来的,如初生的小孩子走直路就不一定会。当然,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理性派就依靠这些来叙述他们的认识,这是唯心论。 斯宾诺莎就认为理性是直接反映物质的,他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其他的方面。斯宾诺莎坚决相信世界上的物质是依照因果规律变化的,相信因果规律是可靠的,他认为客观的规律是必然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必然的。因此也有他形而上学的性质,因为他坚决相信世界物质的必然性,所以他否认有偶然性,认为所谓偶然就是主观的。按照辩证法来看,偶然与必然是有区别的,必然是客观的,偶然也是客观的。形而上学认为只有必然,而没有偶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原因,有原因就是必然。但辩证法不是这样认识,辩证法唯物论承认一切事物都有原因,这一点是肯定的,但原因中间有能够引起必然性的原因,有一些是偶然的原因。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可以变成必然的,也可以变成偶然的。辩证法是怎样分别的呢?有些原因是重大的原因,能够使得事情变化一定产生那一种结果,没有那个原因就不能产生那一种结果,这种原因是必然的。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社会就要产生一定的变化,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发生战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战争的关系是必然的,但战争的爆发,有时候常常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引起的。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怎样爆发的呢?就是奥国皇太子到塞尔维亚(南斯拉夫)去,在路上被一个人打死了,这样就使得奥国皇帝进攻塞尔维亚,英国,法国都加入了,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打起来了。这是不是说打死奥国皇太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必然原因呢?不打死这个人,是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呢?不能够这样说。没有这件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会发生的。辩证法唯物论把这点看得非常重要,因为要分清偶然与必然,然后才知道哪些事情的发展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这才能分别出轻重。 所以,机械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论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同的。斯宾诺莎承认科学规律是可靠的,是必然性的,这一点是唯物论。斯宾诺莎有一句话:“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句话是斯宾诺莎自己讲的。他认为认识了必然就有自由。他的认识当然和辩证法唯物论还有不同,辩证唯物论认为:认识了世界再来改造世界。他的认识还是机械的,他说人只要认识了必然,就顺着必然发展的情况过下去,那就是自由,所以他的理解程度还是很低的。他有一个比方也是机械的,他说,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是必然的,倘若石头能够像我们人一样知道自己会滚,它就觉得自己很自由。这句话是他讲出来的,在哲学史上是一种创造。 斯宾诺莎的唯物论,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但又有辩证法的因素,就是自由是必然的认识,把必然和自由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了,他不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机械地分开;他把精神与物质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这都是他的辩证法的因素。现在讲莱布尼兹。他是德国人。十七、八世纪中,德国比法国落后。德国那样一个小的国家,是二、三百个诸侯统治的国家。像汉堡是一个城市,但它又是一个国家,像我们的一个县一样大,也是一个国家。像德国一个有名的人叫歌德,他就做了魏马国家的宰相。魏马也不过几万人口,像我们中国的一个小县那样大,实际上等于县里的一个秘书长。十六世纪农民暴动失败以后。德国就分裂成为很零散的许多小国家,慢慢地资本主义发展了,中部莱因河地区有些资本主义,也就有了要求科学的倾向,但也有落后的方面,因此就有了唯心论的倾向。 莱布尼兹的哲学就是“单子论”,认为世界是无数的精神的单子组成的。单子不是原子,原子是物质的东西。按照莱布尼兹的理解,整个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单子,这是反映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倾向。单子会发展,就是由感觉到理性,没有什么物质的,物质是什么东西呢?物质是单子自己主观上产生的一种幻想。人是怎样来的呢?就是我们的感觉变成了理性,是不是有我们的肉体呢?就是单子一点一点地发展的。他也没有道理,他就是这样认为。这种思想一方面是唯心论,认为单子是唯一的东西,因此最后就承认了上帝;另外一方面他也有发展的观点,这是辩证法的因素。主要还是形而上学的因素,因为单子是一个一个的,是彼此孤立的,但单子本身是发展的。莱布尼兹在科学上是有贡献的,这种发展的思想与科学发展有联系。他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高等数学,就是微积分。主要是研究变量的数学,低等数学是研究固定数字的,如2+2=4,高等数学是研究数量变化的结果怎样,把一个数字缩小会发生什么结果,把数字扩大发生什么样的结果。积分就是把数字扩大,比如一个多边性的形体,我们把每一个边都缩小,这样边的数目就增大。缩小到最后,边就没有长短了,而变成圆形的了。微分就是研究这些问题,边的数目增大就是积分。整个微积分大体上就是研究这一数的问题,这是一个常识,实际上研究起来是很麻烦的,初等数学不研究这些东西,高等数学是研究数量变化的,它是莱布尼兹的发明。 关于十七,八世纪的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就讲到这里。下面开始讲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论哲学。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

十八世纪的唯物论,又称战斗的唯物论,这与十八世纪的阶级斗争有关系的。我们学过近代史,大家都了解,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这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彻底的,在世界上还是没有的,它接近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性质。这个革命证明了法国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性。一方面法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很顽固,不像英国的封建贵族富于妥协,它是凭借武装反对革命运动。路易十六本人就非常愚蠢,他的领导人,就是他的老婆,他老婆很落后,所以最后把他送上了断头台。基本问题是法国封建阶级的顽固性,它除了坚决反对资产阶级以外,再没有办法。英国的贵族自己已经资产阶级化了,他把土地变为牧场,用来放羊,生产羊毛,由资产阶级收买,这样两个阶级就妥协起来了,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并不是英国资产阶级会妥协。法国资产阶级有力量,它不能够忍受封建阶级再统治下去了,再加上广大的人民的力量,因为法国封建阶级的顽固性还不仅表现在对资产阶级的问题上,这还是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是非常残酷地剥削了广大的人民,所以当广大人民起来的时候,就成了一次很大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也就利用这一形势进行了一次非常彻底的革命运动。 十八世纪的唯物论就是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阶级斗争的尖锐情况。资产阶级是代表人民向封建阶级进行斗争的。整个十八世纪从最初到最后就贯串着这样一种思想。最初的思想代表者是伏尔泰和卢梭。 我们提纲上讲伏尔泰是反教会的思想先锋,他在十八世纪前期,还不是唯物论的思想,只是伏尔泰思想。他的思想是接近唯物论的“自然神论”。就是披着神的外衣,实际上是唯物论,这个唯物论还不太勇敢,还承认有神,但这个神有一个限制,他认为这个神不在世界之外来管理世界,而是在世界之中,依靠自然科学的规律,来管理世界。所谓神,应该是想怎样就怎样,他这样一说,神的作用就减弱了,认为神也是反映因果规律的,所以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承认客观事物是存在的,因此实际上是唯物论。他为了避免引起旧势力的过分反对,还是承认有神,但伏尔泰对教会已经采取了坚决反对的态度,他写了很多文章,全部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贪污腐化的。他提倡科学,认为科学的规律是真理,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对人民的影响很大。 卢梭这个人最有名的就是写了一个“民约论”,讲的是社会契约思想。他的基本思想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各人有个人的利益,后来因为个人利益有冲突,大家订立契约,订立了契约,然后才有社会。社会为什么变坏呢?坏的原因就是由于私有财产,各种制度发生变化,使得有些人违背了平等契约,封建制度就是最明显地违背了平等契约,因此,要反对封建制度,恢复到平等契约的时代。所以他的平等思想,在法国革命中影响很大。法国雅各宾派的政治理论就是从卢梭那里来的。资产阶级曾经夸大这件事情,说雅各宾专政取决于卢梭这一本书的作用。它的确对封建阶级起了一种毁灭性的作用。 法国的唯物论主要是以下四个人:狄德罗、拉梅特里、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他们是法国唯物论的总代表,他们是百科全书派重要人物。这几个人有的是继承从英国经验论哲学,有的是继承了法国笛卡尔的唯物论。狄德罗与爱尔维修是从英国来的,他们的哲学在认识论上注重感觉,认为感觉是认识的主要来源。爱尔维修还有一个特点,他把感觉论运用到人的教育上,人的发展是感觉发展的结果,因此人是受环境的影响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法国唯物论这种感觉论是可以引出社会主义的结论来的。他主要就是根据爱尔维修的学说,既然认为人性的好坏是环境造成的,因此要想改造人,就必须改造环境,环境改造好,人性才能够改造好。这种思想就可以得出社会主义的结论,因为社会主义就是要使人改造得好一点。 狄德罗是法国唯物论的领袖。拉梅特里和霍尔巴赫主要是继承了笛卡尔的唯物论。他们主要是机械唯物论。拉梅特里写了一本书《人是机械》。霍尔巴赫主要写了一些有关自然发展的书,他是直接反对宗教。 法国唯物论总的来讲,这些人思想的共同点,基本上是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最主要的性质是机械的性质,与以前的机械唯物论是一样的,物质就是广延性,有重量,有大小这一类的性质。但法国的唯物论比以前的唯物论,比笛卡尔,霍布斯有一些进步的地方,就是认为物质的属性还不仅是延长性,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东西,当然他还没有认识到如色彩、声音都是物质自己的性质,但他们认为延长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时还有其它的一些属性。所以,物质与运动发展还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因为以前的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根本不变,这种唯物论是承认了变化的。当时他所了解的变化是有一种限制的,就是把变化看成是一种循环绕圈子,所以基本上是承认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变来变去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卢梭的民约论思想,解释社会就是一种循环的看法,人是自然的,各人有各人的利益,根据个人的利益大家订立契约来组成社会。以后社会的财产私有了,就产生了坏的现象,最后又经过革命,又重新订立契约,又回到原来平等契约的方面去,这种看法对社会就是循环的,不是像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看成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局限,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不会把发展看成是不断的—由低级到高级。如果那样看,就是现在的社会将来还要垮台。它所想的现在的社会就是最合理的社会,因此它虽然承认物质和运动是分不开的,但只承认数量、位置的变化,所以还是机械唯物论。这种机械唯物论的性质也表现在对精神发展的认识上。 法兰西唯物论在解释精神发展的这种现象上,它的见解也是机械的,它认为精神的发展就是数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比如拉梅特里说:石头和人的认识只有量的差别,他认为石头也有感觉,与人所差的只是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只承认数量的变化,不承认质的区别,不承认低级和高级的区别,这就是机械唯物论的特点。 十七、八世纪的唯物论就是机械唯物论,就是因为它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解释世界,只承认量变。所以这种唯物论的看法,也可以叫“物活论”。“物活”就是物质都是活的,生命的多少而已。不过法国唯物论的哲学家里面,狄德罗思想是比较接近辩证法的,虽然不是那样明确。狄德罗认为感觉至少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迟钝的感觉,一种是活跃的感觉。无生物也有感觉,但它的感觉是不活跃的,动物和人的感觉是非常活跃的。他认为鸡蛋与鸡是不同的,鸡蛋没有活泼的感觉,鸡有活泼的感觉,这就是辩证法的因素。辩证唯物论也承认这一点,承认鸡蛋是无生物,但它也有反映的作用,它的反映作用与感觉不同。人有理性,无生物是没有理性的,但无生物也有反映,它能够根据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这就是一种反映。 法国唯物论坚持因果规律是真实的,是必然的,同时也同斯宾诺莎一样把因果规律看得很机械,走到形而上学方面去了。因此它否认自由,认为自由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根本上来说都是必然的,所以,他们的唯物论有点接近“宿命论”的思想。对自由没有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这与辩证唯物论不同。辩证唯物论一方面承认客观规律的必然性,一方面又可以认识客观规律,是能够进行创造的,即能够有自由,能够根据规律来创造,能够不受规律的奴役。但法国唯物论看来,人好像没有自由,它认为人的意志实际上是和机器一模一样的。法国唯物论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品质好坏受环境的决定,这也是机械唯物论的倾向,它没有认识到人可以在改造环境中来发展自己的品质。它对可以把坏的社会改造成为好的社会,没有正确的解释。按照辩证法的解释,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真理,然后根据我们的实践来改造世界。法国唯物论就不是这样,他们认为改造世界应该靠偶然出现一个有理性的人,社会就可以得到改造。它不了解人的思想是在实践中逐渐锻炼起来的,认为一般人都是受环境决定的,只有偶然出现的伟大人物才可以改造环境。法国唯物论的思想大体上就是这样。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他们之中一般都是唯心论,只有康德是二元论。唯心论是主要的,同时发展了辩证法。唯心论是反动的,但辩证法是进步的。这是反映了当时德国的情况。当时德国周围是革命的环境。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革命正在顺利地进行着。国际上是革命的环境,但德国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资产阶级在德国是比较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很同情周围国家的革命,很羡慕这些国家的革命,很愿意跟着这一条道路前进。但实际上看一看本国的状态又没有办法进行革命,只有向贵族低头。在政治上,资产阶级虽然向往革命,但又对封建势力保持着很大的妥协性。这种情况反映在哲学上,就是仅仅在精神上讲一讲辩证法,概念方面的辩证法,辩证法不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因此就只有宣扬唯心论。恩格斯总结德国古典哲学情况,恰当地指出德国哲学是在观念上伴随了法国革命。 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康德,他的哲学是二元论。康德在他的整个哲学活动时期,前批判时期的唯物论比较多一点,批判时期唯心论成份比较多一点。第一阶段是他年青的时代,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他的著作也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他有一本名著:《宇宙发展史概论》是讲宇宙天体怎样形成的。康德汲取了笛卡尔天体演化思想,提出了天体形成的“星云假说”—按照这一假说,宇宙原是一团云雾状的、炽热的、旋转的物质粒子,即“原始星云”,由自身引力与斥力相互作用而发生旋涡运动,逐渐形成太阳、行星、卫星。康德认为天体形成经历了时间的过程,推翻了牛顿以上帝为宇宙形成的第一推动力,动摇了天体是亘古不变的形而上学自然观,预示了近代科学革命的新起点。所以,这个学说提出以后;引起了宗教家们疯狂的反对。这是康德年青时代的情况。 后来,康德就倾向了唯心论,当然还是二元论,晚年他写了《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他哲学观点的代表著作。他在认识论上是二元论的,他承认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源。他想调和英国的经验派和大陆的理性派,认为感觉是我们从外面物质得到一些印象,没有感觉不可能有知识,知识的第一个来源是感觉,但这个感觉是混乱的,不能够成为科学的知识,要使感觉变成科学的知识,就要靠理性。理性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叫悟性,再一个叫理性,当中主要还是悟性,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混乱的感觉整理出秩序来。悟性又是靠什么把混乱的感觉整理出秩序来呢?就要靠它有些范畴,这是先天的,不是客观的反映。我们人的脑子里天生就有一·些范畴,就是时间,空间,实体关系,因果关系,可能性,现实性、偶然性、必然性等等。这些范畴是我们理性所固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首先从感觉得到一些印象,然后就把它整理出来,某些归到时间一类,某些归到空间一类······等等。 康德有一句话:“我们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就是像法律使社会有秩序一样。康德认为科学并不是客观的规律,而是我们主观的理性对感觉排列成的秩序,这就成了科学的知识。所以,科学的规律都是主观的东西,不是客观的反映。康德的二元论就在这个地方:他一方面认为感觉是物质的反映,另一方面认为感觉反映的东西,并不是物质本身的东西。物体的本身就是物自体,他认为物自体本身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够在物质本身得到一些表面的印象,而且是杂乱无章的。这一点与巴克莱的唯心论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巴克莱否认物质,他还承认物质。 休谟的不可知论,与康德有不同的地方,休谟是根本不承认客观存在的。康德是相信客观存在的,但认为感觉是不能认识物质本身的,科学的规律知识是主观给定的,我们的认识都是一些主观的东西,而不是客观的东西,客观的物质是不可知的,在这一点上来讲,康德与休谟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不能够认识客观物质是不是存在,认为我们只能够认识感觉,我们的认识仅仅是感觉的关系。康德加了一些东西就是理性范畴,认为理性是总的东西,悟性是比较分散的。所以康德的哲学是:我们以为有物质,实际上并不是客观物质本身的概念,物质概念只是我们主观的范畴,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康德的二元论有一个矛盾,一方面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一方面又否认能够认识物质。因此他的哲学被引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康德想解决这个矛盾,他后来又写了《实践理性批判》。他说我们在世界上虽然看不到物质,但还有危险,因此我们有一个上帝命令我们,我们天生好像就有这样一个命令,你的利益不要与全体最高的利益发生冲突,由于我们有这样一个命令,所以我们就不发生危险。康德这样的唯心论就被费希特发展了。 费希特根本上就不承认物自体,只承认有一种精神,我们每一个人就按照自己实践的精神来行动,这就完全变成了唯心论。但他这个唯心论开始有了辩证法。我们的实践首先是由自我出发,因此必须有一个对象,就是需要有一个对立的东西,这样就把非我克服了。费希特的哲学就是这样。这就是主观唯心论。 后来,谢林就变成了客观唯心论,他认为费希特有些太荒谬了。他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精神,这个客观精神,它的性质是辩证的。谢林是第一次公开地把客观世界肯定成是辩证法的过程。这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些联系,当时开始发现电子,他就用这个作比方,他说磁石是一块东西,这样一看是北极,那样一看有南极,这两极是存在的,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对对立的斗争不大注意,所以谢林在政治上是倾向妥协的,还没有费希特革命。黑格尔就是这个唯心论体系集大成。他与谢林不同,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像谢林那样认为矛盾的对立是同一事物的两极,他强调对立的斗争性,经过斗争引起事物的发展。根据他的辩证法,叙述了一套唯心论哲学的体系。他的哲学里面,特别注重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把否定之否定当成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架子,这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特点。 斯大林讲辩证法,根本就不提否定之否定,就溶化到质量变化的规律里面。黑格尔他很强调这一点。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内在本质为“绝对精神”,它既为本质,又是一能动的主体,不断辩证地展现自己、认识自己。“绝对精神”的发展,首先表现为逻辑阶段,其后为自然阶段,最后为精神阶段,因而,黑格尔哲学体系为“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组成部分。黑格尔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三个阶段,最初是绝对精神,为了表现自己就用物质来表现,物质是死的东西,所以绝对精神要进一步地发展历史,经过人类的历史反过来再认识自己,认识经过精神来实现。人认识的特点,就是最后要回到绝对精神。等到绝对精神都回忆清楚了,就是到了最高阶段。黑格尔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最高阶段,所以世界的发展到了这里就不再发展了。 黑格尔的一切都是用这三段发展来谈的,他写文章也是这样。他一生的著作都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逻辑的著作,第二部分是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第三部分是关于历史哲学的著作。他的逻辑学的著作也是分三部分:每部分又分三章,三章里每章又分三节,都是这样。 因此,这就与他的根本原则发生冲突,因为辩证法不能归结为三段论。辩证法的根本精神是事物通过矛盾而永远不断地发展;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黑格尔,主要也是批判这一点。 费尔巴哈是唯物论哲学家,关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已经没有时间讲了,大家可以看看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 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总结了哲学史,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又从根本上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吸取了他的合理内核,从而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使哲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